大名鼎鼎的Chanel N°5五号香水没人不知道吧?但你可能不知道,正是这款香水,改变了Coco Chanel 乃至整个CHANEL品牌的命运,
直至今日,CHANEL集团的真正老板不是Coco Chanel 的后人,而是与她本不相关的Wertheimer家族,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那… …Wertheimer家族是谁?怎么跟Coco Chanel 扯上关系的?
事情要从Coco Chanel 认识这位流亡法国的俄国公爵Dmitri Pavlovich开始,
经他引荐,结识了俄国沙皇的御用调香大师Ernest Beaux。
此后两人合作,Coco Chanel要求Ernest Beaux为她打造一款“闻起来像女人的香水”。
为满足她的要求,Ernest Beaux突破制香传统,创作出一款革命性的香氛作品——N°5,于1921年推出。
N°5 是第一款人工合成的复合香调香水,首次将80余种珍贵花材与混合而成的,当时还没有人敢于挑战人工合成香水,
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加入人工合成的现代花香香精,俗称乙醛, 能让香气更有层次,这正是N°5 的最大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一代N°5矩形瓶身边角设计,据说来自于Boy Capel 盥洗用品瓶,也有说是他装威士忌的玻璃酒瓶,反正这个经典设计怎么也绕不过这个男人,而品牌名 Chanel No.5则以黑色字眼呈现于白底上。
而N°5名字的由来,是因为Coco Chanel特别喜欢Ernest Beaux 给她的第五个香水样本,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是因为5是她的幸运数字。
不过关于这名字,正如Coco Chanel本人一样,不被定义,也不被束缚,无需被过多解释,它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1921年香水海报,CHANEL香水成为香水广告的先驱
之后在1924年,改良N° 5香水瓶设计,瓶盖采用完美八角形切割,有如完美切割的钻石,灵感来源于巴黎芳登广场的八边形轮廓,不管在哪个方位看都能折射出光芒。
在那个年代,香水第一次被装在如同实验室容器的瓶中,与上世纪20年代那些矫饰的香水瓶相比,显得别具一格。
为此,Coco Chanel本人亲自出镜为N °5香水宣传,这个举动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于1937年在丽兹酒店的套房里进行拍摄,刊登在Harper’s Bazzar《时尚芭莎》杂志上。
当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在1954年以全球最知名女星的身份,回应记者她穿什么睡觉时,“Just a few drops of N°5。”只有几滴香奈儿五号,因此声名大噪。
虽然这一句并不是正式的广告词,但却对CHANEL的影响深远,一直流传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后来, 每一代CHANEL调香师都会有继承有创新地推出新款N° 5:1986年的 N°5 Eau de Parfum、2008年的N° 5 Eau Première、以及2016年的N°5 L’EAU。
所有这些足可知 N° 5的经典,在创新与设计美学方面,Coco Chanel确实有着一双让产品成为经典的点金之手,但在
量化生产以及销售方面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开始N° 5 香水在Ernest Beaux的实验室内生产,因为资金有限,所以产量不大也没有保证。
第二年,巴黎老佛爷百货(the Paris Galeries Lafayette)的创始人Théophile Bader嗅出了N° 5的市场潜质, 有心把N° 5放在自己的百货公司销售。
他为Coco Chanel引荐了Pierre Wertheimer,一位已经有自己的香水品牌和较大规模的生产车间的老板。
1924年4月,Coco Chanel 、Bader 和Pierre Wertheimer 三人签署了协议 ,香奈儿香水公司(Les Parfums Chanel) 正式成立,
Coco Chanel获得了规模生产和销售渠道的保障,也由此掉入了大坑… …
协议中,Coco Chanel以配方和制造工艺获得10%股权,老佛爷百货的Bader得到20%,Pierre Wertheimer则拥有70%股权。
也就是说,Coco Chanel只能分到10%股权的同时,失去了对CHANEL香水的控制权,还把自己的名字授权给这间公司,只得到一个无实权的“董事长”名头。
当然,Coco Chanel 很快就后悔了,觉得她应该拿到比10%更多股份分配,而且,她的名字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的。
面对Coco Chanel的不满,Pierre Wertheimer则说,是他们资助她走出第一步,帮助她将创意推向市场,将她变成富人。于是,她与Pierre Wertheimer之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诉讼。
可要重整这份白纸黑字的协议谈何容易,最终Coco Chanel斗争了20多年也没能如愿。期间,她一不智之举使Coco Chanel的名字与“法奸”联系在了一起。
穿着她自己的设计衣服坐在她的书桌上,1938年
Coco Chanel正式提起诉讼是在1939年,同年已经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貌似给她提供了一个夺回控制权的机会,
因为Pierre Wertheimer是犹太裔富商, 在纳粹进驻巴黎前就逃离当地去了美国,在美国继续生产香奈儿5号香水。
她于是给纳粹当局写信, 声明香奈儿香水公司(Les Parfums Chanel) 目前是犹太人的产业, 理应同其他这种属性的公司一起, 被"重新分配"给他人….."他人"当然指的就是她自己。
1945年二战在巴黎停息后,美国士兵在康朋街31号店门口排起长队,只为给心爱女人带回N°5香水。
不过Pierre Wertheimer比Coco Chanel更精明远虑,早在逃离去美国之前,Wertheimer把“香奈儿香水公司”的股份转移给了法国人Félix Amiot阿米奥公司。
而阿米奥公司和纳粹有军火交易,通过此举,尽管与“法奸”的行为一样不光彩,但德国人在战时确实没有动香奈儿香水公司的一根毫毛。
因上述要求变得“前提不成立”,Coco Chanel不但收回香水控制权无望,还因为和纳粹军官有关系不得不逃往瑞士隐居。
之后,二战结束的第一年也就是1946年,在那里,Coco Chanel推出新香水——香奈儿**5号(Mademoiselle Chanel N°5),与Pierre Wertheimer家族的官司也进入新阶段。
最后双方互谅互让再拟协议,原本是分给Coco Chanel法国销售额的10%,改为全球销售额的2%,同时给她权力去生产自己除了N° 5之外的其他香水。
至此,香水背后这场利益的硝烟战,总算消停会儿了。
到50年代早期,N°5香水的销量走弱,Pierre Wertheimer去瑞士洛桑的雅岸酒店拜访了Coco Chanel,两人的关系出现缓和。
1953年,Coco Chanel决定回到巴黎,重整她的高级时装屋,当时的她已经70岁了。回归巴黎的头场秀反响很一般,不过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Pierre Wertheimer的帮助下,于1954年,她设计的无领粗花呢套装和裙装都成为当季最流行的衣服,无形中大大提升了N°5香水的销量。
同年,双方达成一个协议:Wertheimer取得以chanel名字命名的香水和服装的控制权。给Coco Chanel的条件是:为CHANEL康朋街总部提供资金, 并负担她余生所有的开销,包括税款。
其后,Wertheimer 又从 Bader手里买下了其所拥有的20%的股权,取得CHANEL全部所有权。
于1954年为时尚杂志Vogue摄
1965年,Pierre Wertheimer去世,他的儿子Jacques Wertheimer继承了CHANEL,Jacques不是一个有经验的商人,CHANEL也不是他的最爱,但是他见证了这个品牌商业最成功的30年。
1971年,Coco Chanel在丽兹饭店去世,由于她没有继承人,在她去世后,Wertheimer家族获得其香水配方的特许使用权,并成为CHANEL公司唯一的拥有者,直至今日。
目前Wertheimer家族第三代中的两位孙子(Alain Wertheimer、Gerard Wertheimer)各占CHANEL 50%的股份, 他们低调至极,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家族的存在,或者知之甚少。
Gerard Wertheimer在2002年2月曾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说:
“我们是一个谨慎的家族,(对CHANEL) 我们从来不说什么。CHANEL是关于Coco Chanel,是关于Karl Lagerfeld的,是关于每一个在CHANEL工作、创作的人的,而不是关于Wertheimer家族。”
这或许就是犹太家族的智慧吧。
左:Gerard Wertheimer,右:Alain Wertheimer
虽然CHANEL早已易主,但正是在Wertheimer家族的经营下,它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在1980年他相中的Kitty D’Alessio慧眼觅得大将Karl Lagerfeld,让CHANEL进入鼎盛的“老佛爷时代”。
一瓶香水,见证了时尚界近百年的轨迹,直至今日CHANEL N°5香水仍备受追捧。
有人问, N°5为何会如此受欢迎?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瓶人工混合的香水?还是它的气味很特别?或是梦露的那句"我只穿着N°5 入梦"?
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用Coco Chanel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我要的,一种截然不同于以往的香水,一种女人的香水。一种气味香浓,令人难忘的香水。"
“In order to be irreplaceable,
one must always be different.”
——Coco Ch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