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诗人,
一定是分外敏感的体质,
她用全身心的每一颗细胞,
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
即使自己已残缺不全,
身陷泥沼,
却仍然能在眼眸深处开出花来,
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她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朵生命,
包括他自己,
都满怀深情地爱!
是那种剥去一切尘埃,
直达本质的深爱!
直接、热烈,
毫不矫揉造作,毫不虚伪掩饰!
今天分享的这首诗歌,
就饱含了诗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深爱,
以及对于生命灵动的思辨。
我爱你
作者:余秀华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
提心吊胆的春天
解析:
有人说余秀华的诗歌根本不能算是诗歌,
因为缺乏韵律之美,
毫无平仄韵律。
笔者认为,
若仅以平仄韵律为诗歌定义标准,
何其狭隘!
这就像一个人,
穿着华丽与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灵魂,
是否有那动人的香气!
有一些诗歌,
穿着华丽的衣衫,
又有灵魂的香气,
自然很好。
而有一些诗歌,
穿着华丽的衣衫,
灵魂却是一片空洞甚至恶臭,
那才是诗中败类!
当然在能留传下来的诗歌中,
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但在我们身处的网络之中,
这样的败类还是有一些的。
秀华的诗歌,
灵魂香气馥郁,
至于衣衫,
其实也没那么不堪,
不算华丽,
但也还算整洁自然。
更何况,
现代女子的一头素发,
也没有了古代女子的发饰讲究;
现代女子的一袭素衣,
也早没有了古代女子衣衫的繁复。
大家都在与时俱进,
又何必对诗歌过分苛刻呢?
现代诗歌自有现代诗歌的美,
也自有现代诗歌的意义,
其实不必和古代诗歌比较。
若都比较,
那都没有能看的。
譬如余秀华的这首诗歌:
诗人独特的自身条件,
造就了她在世俗社会中的低劣位置,
她对此完全感同身受,
于是她“每天巴巴地活着,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这句话表达得如此冷静,
并无半分娇柔造作的抱怨。
然而,
在“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即使自身已经如此破败不堪,
但仍不能剥夺她对于美好的感知和向往,
一个身处泥沼的农村妇女,
她对于美好的需求那么简单,
一些玫瑰、茉莉、菊花这样的花茶就已经足够了。
而这些,
可能是许多条件好的人所不屑的,
因为得来太容易,
所以根本看不上,
如此一比较,
余秀华的可贵之处就体现出来了。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看,对于美好,
她是如此的敏感,
如此的欢喜!
第二段笔峰一转,
加入“人间情事”,
立意又灵趣了几分。
毕竟:天下大事说到极处,
百姓的柴米油盐;
人间冷暖说到极处,
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
但是她的所爱,
却未必是一个具像的人,
更像是一个,
她心中完美的情郎。
她渴望和心中情郎分享诗歌,
然而又收起这个念头。
她如果要寄给他一本书,
宁愿寄给他一本关于庄稼的书,
因为她还有一丝奢望,
希望他了解她,
希望他们可以平等对话。
若说此刻的她,
生出一丝自卑,也是有的。
她自诩是一颗不入流的稗子,
提心吊胆的生长在美好的春天里,
提心吊胆的等待着情人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