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划定35个核心发展板块,这35个板块涵盖了全市下辖的10区、2县、1代管县级市。

官方将其表述为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结构

在笔者看来,这是沈阳打破工业城市固有的“粗犷”印象,迈向城市精细化发展的一大步。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沈阳过往的“摊大饼”“单中心”发展模式。

阶级一:四大空间发展

时间拉回本世纪之初——

那个阔谈大战略的年代。

2001年10月,在沈阳高新区基础上,浑南新区正式成立,沈阳大扩城战略渐露端倪。

2002年6月,铁西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合署办公,浴火重生的新铁西呼之欲出。

2006年2月,上元佳节刚过,正值西方情人节前夕,沈阳对外首次公布“东优、西进、南拓、北统”四大空间发展战略,在彼时城区的基础之上扩容11倍,“成为规划面积3551平方公里,人口千万以上的大城市”。

次月,原新城子区与辉山农业高新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

由此,承载了沈阳人未来希望的西部——沈西工业走廊、南部——大浑南地区、北部——沈北地区、东部——棋盘山旅游度假区,拓展成为四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沈阳正式拉开大扩城时代的序幕。

2010年2月,原东陵区浑河以南区域和浑南新区(沈阳高新区)、航高基地整合为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被看作四大空间发展近期规划的收官之作。

阶段二:五大发展战略

时隔七年,《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对外公布。

沈阳市将实施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多元化和人的现代化五大发展战略。到规划的时间节点设在2020年,把沈阳建设成为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

2017年07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批。

作为建国后第四版城市规划,规划指出:要立足沈阳经济区,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一城、六轴”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中心城区形成“一主、四副、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分散组团发展,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避免了城市无序蔓延。规划形成“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片区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从规划的名称可直观看出,其时间节点设定在2020年。

阶段三:多中心、多组团

时间来到145的开局之年,《沈阳市城市核心发展板块划定方案》发布,35个核心区遍布沈阳十区一市两县,按各自特色被细分为文旅产业、公共服务、高新产业等。

以笔者之见,此次的《方案》有以下几大看点:

最大赢家

从各区分布看,浑南凭借6片成为最大赢家,且四大类型兼顾,其中,滨水特色功能区有“王家湾滨水区”和“双马文旅小镇”,城市更新示范区有“高新区产业片区”,高新产业聚合区有“光明科技小镇”,公共服务中心区有“新南站商务区”和“浑南新城文化创意商务区”,可谓独占鳌头。

最近,浑南更是抛出了打造“东北第一区”的豪言,新增常住人口30余万、人口总规模接近80万是它的底气。

除了浑南,和平的商业发展也备受期待。

要知道,和平商业近些年似乎有些没落了。

特别是同为沈阳两大百家步行街的太原街,先后于2018年落选首批11条国家级试点步行街和2020年第二批12处国家级试点步行街,眼看历史底蕴更深厚的中街以及盛京皇城正大踏步向AAAAA级景区迈进,坐拥沈阳站、中兴、联营、万达广场、沃尔玛的资源优势,心情怎能不急迫。

正因如此,和平借势一口气推出了太原街、西塔、北市三片商业区,意图重振和平商业的当年雄风。

含金量最高

论含金量,在笔者看来,当数中德园和高新区。

盖其在成立之初,就恰逢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

经过二十载的砥砺前行,众多资源要素已汇聚于此。

而就在近期,又一轮国家政策已然发布。

11月30日,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支持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统筹规划园区生产区、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建设,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鼓励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为主体,按照国家关于开发区管理的有关规定,整合本地区各类园区,稳步有序开展园区扩区和升级,逐步推动有条件的示范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型产业园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域和行政区转变。

这里,向“城市综合功能区域和行政区”转变要划重点。

支持沈阳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示范区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发展差异化定位,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聚焦强链、补链、畅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在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集聚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上下游链属企业,国家开发银行对重点链属企业给予倾斜支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支持在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其次,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新市府所在地的浑南新城文化商务区,以及沈北上榜的唯一功能区——北部副城核心区。

另外,偏居东部的光明科技小镇虽面积不起眼,但其位置紧邻拥有“辽宁特区”之称的沈抚新区,未来能否一鸣惊人也是看点之一。

两个时间点

2022年3月,形成城市设计成果。

2022年4月,形成规划成果及项目库,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从规划编制到形成设计成果,约3个月,再到实施,仅1个月时间,不由得感叹效率之高。

图网侵删

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

入选第三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沈阳未来可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