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装一些小零件会有严重的故障发生吗?

2025-05-09 15:05: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电气部分各种接插件
汽车上除了极少数重要的电气插接件采用金触点,其余大部分接头都采用铜-锌合金,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可靠性是有保障的,但如果车子长期在高温、高湿、颠簸的环境下运行,这些接头就有可能产生松动、锈蚀、接触不良等故障,而一些稀奇古怪的电气故障也大多由此而产生。因此,在例行保养时,应着重检查车上的电脑、传感器、喷油嘴等部件的接头。
底盘部件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底盘部件实际上比发动机更容易出问题,但在例行保养时,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对底盘部件的检查。底盘容易产生故障的部位主要集中在:
1、减震器:漏油是减震器损坏的先兆,另外,在坏路面上行驶颠簸明显加剧或制动距离变长也是减震器损坏的征兆。
2、悬架控制臂胶套:胶套损坏后车辆将出现跑偏、打摆等一系列故障,即使做四轮定位也无济于事。如果仔细检查底盘,胶套损坏很容易发现。
3、转向拉杆:转向拉杆松弛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例行保养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这一部位。做法很简单:握住拉杆,用力摇晃,如果没有晃动,就说明一切正常,否则,就应更换球头或拉杆总成。
4、排气管:排气管是车底最容易受损的部件之一,检修时别忘了看一眼。尤其是带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管,更应仔细检查。


5、万向节防尘套:别小看万向节外面的防尘套,它不仅有防尘作用,还能防止万向节周围的润滑脂流失,防尘套一旦破损,润滑脂很快就会流失,由于干磨,万向节很容易损坏。轮胎

要注意定期更换轮胎,一组轮胎再耐用,也不能使用一辈子,有些人工作轻松,车子的使用频率较低,一组轮胎使用几年之后,胎面花纹表面上是完好无损的,但实际上轮胎的性能也会随年期的增加而慢慢老化,质量逐渐降低,如果没有认识这一点,自以为“表面看起来好好的”就表示轮胎没问题那是错误的看法。

保养轮胎时,首先清除胎纹里的石子等夹杂物,检查外胎有无鼓泡、层、裂伤、变殂、老化等故障;其次在拆卸轮胎时,对轮辋进行除锈,检查内胎和衬带有无损伤或摺皱现象,按规定气压充气,进行轮胎翻边或换位。另外,检查轮胎与翼板、车箱底板、钢板弹簧、挡泥板等有无摩擦碰挂现象。

蓄电池

蓄电池是电气系统中的关键,在现代汽车上,使用了大量的电气装置,蓄电池工作不正常,将影响许多装置的性能。例如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如果蓄电池不正常,将使这种汽车不能起步。因此,必须始终能获得稳定的供电。

现在汽车上配备的蓄电池大都为免维护电池,如果发现车辆打火困难,或者充不上电,基本可以确定是蓄电池的寿命到了,必须予以更换,普通汽车的蓄电池的价格大都在300-700之间,旧电瓶商家还会以100元的价格回收。

在检查蓄电池时,要着重检查蓄电池的接线端子,使用铁刷子刷除接线端子上的积污。如果接线卡箍严重污损,可以用砂纸顺着内壁擦动,磨掉污物。火花塞(俗称电蜡)

汽车的火花塞也是需要更换和维护的,在车辆行驶一定公里数后(一般为两年,4万公里左右)需要更换或维护。汽车火花塞的使用寿命根据火花塞的材质不同,也有所不同,不能统一而论,下面,我们就根据不同材质的火花塞,来介绍使用更换的时间。镍材质的火花塞,一般是行驶了30000公里后要去跟换一下,不要再坚持使用了。

铂金的火花塞,在行驶了40000-50000公里后必须要更换,当然,如果磨损很大的话,要及早更换。

铱金火花塞,材质比较耐磨损,行驶100000公里后在更换,也是安全可靠的。

无论你的火花塞是什么材质的,都要坚持做汽车保养,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刹车片


通常我们会以仪表板上刹车警示灯是否亮起作为该换刹车蹄片的判断依据,但这是最后底线,如果到这时才换,已经相当危险。

要提醒的是,虽然所有车辆都有这种警示系统,但有的是直接感应刹车蹄片的厚度,有的则是在刹车蹄片已经完全磨完,刹车液因此极端下降,才会使警示灯亮起。如果是后者,等到警示灯亮起,刹车片金属底座与刹车碟已经处于铁磨铁状态,这时,会在车胎靠近轮圈边缘看到晶亮的铁屑。

零件损坏状况和驾驶习惯有关,一般情况下,刹车灯和转向灯易损.新手费刹车片和离合器片,空滤,机滤是保养必换的.加油时最好找油品好的加油站,这样对汽滤有好处.雨刷片也算易损件吧.

1、怕“脏”

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及各类滤网等零件如果过脏,会导致滤清效果变差,过多的杂质进入油路汽缸内,加剧机件的磨损,增加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严重堵塞,还会导致车辆不能正常工作。水箱散热片、风冷发动机缸体和缸盖散热片、冷却器散热片等零部件过脏,会导致散热不良,温度过高。因此,对于这类“怕脏”的零件必须及时进行清洁维护。

2、怕“热”

发动机活塞温度过高,易导致过热烧熔而发生抱缸;橡胶密封件、三角胶带、轮胎等过热,易过早老化、性能下降、缩短使用寿命;起动机、发电机、调节器等电器设备的线圈过热,极易烧毁而报废;车辆轴承应保持适当温度,如过热,会使润滑油很快变质,最终导致轴承烧毁,车辆损坏。

3、怕“串”

柴油机燃油系统中的各种偶件,驱动桥主减速器内的主从动齿轮,液压操纵阀块与阀杆,全液压转向器中的阀芯与阀套等,这些配合偶件在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成对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切不可互换。一些相互配合件,如活塞与缸套、轴瓦与轴颈、气门与气门座、连杆大头瓦盖与杆身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作用,相对配合较好,在维修时,也应注意成对装配,不要相互“串门”。

4、怕“反”

发动机汽缸垫在安装时不能装反,否则会导致缸垫过早烧蚀损坏;对一些特殊形状的活塞环也不可装反,应根据不同机型的要求进行装配;发动机风扇叶片安装时也有方向要求,风扇一般分排风和吸风两种,不可弄反,否则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温度过高;对有方向花纹的轮胎,如人字型花纹轮胎,安装后的地面印痕应使人字尖指向后部,以保证具有最大的驱动力。对于并装的两只轮胎,不同的车型也有不同的要求,不可随意安装,

5、怕“缺”

在维修车辆时,有些小件可能会因疏忽而漏装,甚至有些人认为装与不装无所谓,这是十分危险和有害的。发动机气门锁片,应成对安装,如漏装或缺失将导致气门失控而撞坏活塞等件;发动机连杆螺栓、飞轮螺栓、传动轴螺栓上安装的开口销、锁紧螺丝、保险片或弹簧垫等防松装置,一旦漏装,在使用中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故障发生;发动机正时齿轮室中用来润滑齿轮的机油喷嘴一旦漏装,会导致该处严重泄油,使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水箱盖、机油口盖、油箱盖丢失,会使砂石、尘土等侵入,加剧各部机件磨损。

6、怕“油”

发动机干式空气滤清器纸质滤芯,吸湿性较强,如沾上油液,易使浓度较高的混合气吸入气缸内,使空气量不足、油耗加大、发动机功率下降,柴油机还可能引起“飞车”;如果三角胶带沾上油液,将加速其腐蚀老化,同时易发生打滑,导致传递效率降低;制动蹄片、干式离合器的摩擦片、制动带等,如果沾上油液,易发生打滑、工作不良,从而威胁行车安全;起动电机和发电机炭刷等处,沾有油污是会因接触不良而导致起动电机功率不足、发电机电压过低。轮胎橡胶对油类的腐蚀十分敏感,与油类接触会使橡胶变软或脱皮,短时间的接触就会导致轮胎的异常损害甚至严重损坏。

7、怕“洗”

一些初驾车或初学修理的人员,可能会认为所有零配件都需要清洗,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对于发动机的纸质空气滤芯,在清除其上的尘土时,就不能用任何油类清洗,只需用手轻轻拍击或高压空气由滤芯内向外吹通即可;对于皮质零部件,也不宜用油类清洗,只需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即可。

8、怕“压”

轮胎外胎如果长期堆压存放且不及时翻动,就会因挤压而发生变形,影响使用寿命;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的纸质滤芯,如发生挤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不能可靠的起到滤清作用;橡胶油封、三角胶带、油管等也不能挤压,否则同样会发生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9、怕“近火”

轮胎、三角胶带、缸套阻水圈、橡胶油封等橡胶制品,如果靠近火源,将容易老化变质或损坏,另一方面还可能引起火灾事故。尤其是一些柴油汽车,冬季严寒难以启动,一些驾驶员常用喷灯加热,一定要防止烧坏线路、油路等。

10、怕“重复”

有些零件本应一次性使用,个别驾驶员或修理工却为了节约或因不了解“禁忌”而重复使用,这样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发动机连杆螺栓、螺母、进口柴油机喷油器固定螺栓、缸套阻水圈、密封铜垫、液压系统的各类油封、密封圈以及重要部位的销片、开口销等零件拆卸后,必须更换新品;对于发动机汽缸垫,检修时虽然没有发现损坏,最好也更换新品,因为旧品弹性差、密封不良、易烧蚀损坏,使用不长时间还需更换,费时费力,因此如有新品以尽量更换为佳。

回答2:

,有些小件可能会因疏忽而漏装,甚至有些人认为装与不装无所谓,这是十分危险和有害的。发动机气门锁片,应成对安装,如漏装或缺失将导致气门失控而撞坏活塞等件

回答3:

当然会啊,一个汽车的所有零件都是很重要的

回答4:

会,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零件决定了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