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其实用在很多领域都一样,这两年法系车、美系车日子越来越难过,而前些年到处被打压的日系车这几年却凭借强大的产品实力和用户口碑逐渐脱颖而出,这其中尤其是丰田和本田两个品牌,在国内市场目前可谓是销量节节攀升,面对竞争对手日益火爆的销量,一旦出现一些不利的负面,似乎市场上总有很多人会带起节奏,这两年本田出了“机油门”,而最近丰田似乎也出现了这样的负面节奏,为何总是在销量快速上升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新闻,这其中的门道可谓是你懂我懂大家懂。
随着厂家服务越来越完善,很多车主都习惯电话一键求援。然而当自己的爱车一旦出现一些小毛病就容易陷入茫然,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部分用户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如今,用户评论、媒体报道、国内的、海外的,纷繁的信息在混杂模糊状态下,也不乏有刻意的误导和曲解,消费者不懂其中的来龙去脉,离真相远而离臆想近。
就目前大家讨论很多的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来说,很多车主都很激进,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看到底是如何引起的。
首先要搞清楚,机油增多不是故障
发动机工作时,会有部分可燃混合气和燃烧产物,包括废气、水汽、不充分燃烧的油气等等,它们都是高温气体。当这些高温气体通过活塞环间隙进入到曲轴箱后,尤其是在冷机状态下,曲轴箱与燃烧室的温度差会导致高温气体的部分凝结。而在发动机在低温下运行时,还会有部分液态的燃油直接漏入曲轴箱内和机油混合。为尽可能避免上述现象发生,需要把这些曲轴箱窜气对外排除,所以发动机上都配备了曲轴箱通风系统(PCV),打个形象的比喻,曲轴箱通风就好比是曲轴箱的“抽油烟机”。通过发动机运转时的真空效应,把曲轴箱多余的窜气再度引入到进气道,然后进入到燃烧室内二次燃烧,机油量也会随之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当然,如果机油增多导致发动机抖动、加速迟缓、发动机故障灯点亮等反常现象,那就是在设计或者控制逻辑出现了问题。如:长安品牌旗下车型曾因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设计不太合理,导致了窜气不能够很好被排出引致机油增多。还有当年CR-V搭载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一味提高喷油量加以油气分离时“过分”截流混合气体,使水蒸气与雾化的汽油留在油底壳中,致使机油增多。最终本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车辆ECU进行程序升级。
可以看到,本田机油门根本原因是对发动机喷射压力过大,放大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介入迟缓的天然缺陷。
“机油”那些事儿,其实很好解决
近期被众多网友议论的丰田旗下车型出现机油增多、乳化的现象,与上述的案例不同。丰田出现机油增多原因则有几种可能,首先有可能是更换机油的时候加多,超过了F线;其次也可能是发动机油温越高,热膨胀导致机油体积增加;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汽油经过活塞环与缸体之间的间隙进入机油当中。最重要的,丰田的车辆并不存发动机抖动、熄火、警告灯点亮等异常现象,而且从目前网上的机油乳化照片都是机油盖的乳化物,这和所谓机油乳化不是一个概念,不可混淆。
发动机反复的在无法充分暖机的状态下,发动机内少量结露水遇上机油盖的机油形成膏状物。就好比一杯温水,在打开盖子时,杯盖的内表面总会有水珠一样。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一定程度的机油增多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如用户发现车辆存在发动机机油液面升高,不用着急,先到4S店进行检测,听取维修人员建议,平时也应养成启动车辆后尽快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的驾驶习惯。比如,开车之前先热车,让发动机保持在合理的工作环境运转。不要在刚上路时就以高转速行驶,应保持在低车速。经常短途行驶的车主则需要定期跑一趟高速,尤其是混动车型车主,跑高速、跑长途可以促使发动机机体温度升高,从而可以让存留的水蒸气从发动机中消除。
最后,还是希望涉及相似问题的车主不必惊慌,可以前往经销商做个全面的检查,并静待官方回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