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的表现?
1、病理表现:肝大小正常,质稍硬。主要特点是纤维增生活跃,形成大小不一的纤维束,单再生结节不均匀,仅少数假小叶形成。
2、功能表现:中度肝功能不全,如:ALT、AST轻度升高,无黄疸,血清蛋白轻中度减低,宁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氨正常。
3、临床症状表现: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也可表现为面色。
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
一、肝功能代偿期 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 症状显著。
(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
2.消化道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
4.内分泌失调。
(二)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 构成门脉高压征的三个临床表现一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在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对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肝炎肝硬化患者有一般性的全身症状,也有许多特征性的肝病表现,不同病人可有很大差异。除可有一般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外,其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是肝功能异常及门脉高压。但也有部分隐匿型肝硬化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偶于剖腹手术、其它检查或尸检中发现。
(一)一般症状
典型患者一般状况及营养均较差,消瘦,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自感疲乏无力,腹胀且多以下午及晚间为甚,可有左、右季助区不适或隐痛、下坠感,部分患者可有不规则发热,自觉口普,以晨起为重,进高脂食物易导致腹泻等。
(二)系统症状及体征
1.皮肤变化部分患者面色污秽伴色素沉着,可有黄染。于上腔静脉引流区可见蜘蛛德。双手可呈肝掌,毛细血管扩张也较常见,主要在干性皮肤肝硬化患者的面部及双大腿处的皮肤。部分患者的腹壁静脉显露,重者可呈曲张状。
2.肝脾情况肝硬化的早期,肝脏可肿大,晚期较小,且质地多较硬,表面可价及大或小的均匀分布性结节。肝脏大小、硬度、表面是否平滑,与肝内脂肪浸润的多少及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的程度有关。多数患者伴不同程度的牌大。肝功能代偿者一般无明显腹水征。
3.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黄殖:肝硬化患者的黄疽多属肝细胞性,一旦出现应考虑:①表示有活动性肝炎病变。②肝内胆汁淤积:肝硬化时胆汁生成和分泌过程各个环节均可发生障碍而引起胆汁淤积。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钠钾ATP酶功能失调;细胞内转运受抑制;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③肝功能严重衰竭:常表示病变已发展至终末期,常伴肝性脑病,预后极差。④肝硬化基础上已发生恶变:黄疽急剧加深者应疑有肿瘤肝门部转移引起的胆管梗阻。
(2)出血倾向和贫血:肝功能严重减退影响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的合成;同时又因脾功能亢进和骨髓巨核细胞无效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膜的磷脂、糖蛋白结构异常而粘附和聚集功能低下,故常常出现紫疫、鼻出血、齿龈及胃肠道出血等。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能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3)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上腹不适和炮胀,重者可感恶心、甚至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上述症状的产生与胃肠道淤血、水肿、炎症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以及肠道富群失调有关。慢性胆囊炎也相当常见,其症状与肝硬化的症状不易区分。
(4)内分泌失调:①肝硬化患者可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较少,其原因是:一方面肝脏的储备能力很强,只要有20%的正常肝脏即可维持血糖稳定;另一方面肾脏也有糖原异生的能力,当肝脏功能减退时它可代替产生相当一部分葡萄糖。因此,严重的低血糖只发生于肝脏严重受损的晚期肝硬化患者。高血糖和糖耐量异常可见于部分肝硬化患者。②性功能紊乱。男性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生殖腺功能失调,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和女性化。如阳萎、男子乳房发育,患者血清总单酮及游离军酮降低,军酮和雌激素比例异常。女性患者可有闲经、月经减少及无排卵周期发生率增高。不孕征及性欲减退常见。③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异常。
(5)水、电解质紊乱
(6)胆囊病变:肝硬化患者多有胆囊病变,常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胆囊容积的改变等。
(7)骨与关节变化:肝硬化的部分患者可出现作状指(趾),偶见肥大性骨关节病。
4.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
(1)静脉曲张①约40%--70%的肝硬化病人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由于肝硬化患者常有反流性食管炎可侵蚀食管下端粘膜,或有坚硬食物所致机械性外伤等因素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因咳嗽、恶心、呕吐等原因使已增高的门静脉压骤然增加,超过菲薄的曲张静脉壁的承受能力而破裂出血。②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③痔核形成。可形成内痔外痔或混合痔,破裂时可出血。
(2)充血性脾肿大和脾功亢进:在脾脏肿大的同时,常有外周血细胞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3)腹水: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形成使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患者尚可发生胸水,左侧胸腔多见。
(4)门体循环性脑病:其程度可自轻微的EEG改变、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到不同程度的昏迷。
血小板减少怎样治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亦异。一般临床常见如下三种情况: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其中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病及应用某些药物后;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肿大等。
从来信得知您患类风湿关节炎已20余年,该病是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破坏过多致血小板减少。但为何病程已20余年,而近几年才出现血小板减少?似乎单用该病不好解释,可能还与用药等因素有关,特别是雷公藤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建议您首先到医院作一次骨髓检查,以明确骨髓制造血小板的情况,若不是制造减少造成的,可先停用雷公藤,并继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血小板变化。
一般说丹参和田七之类药物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但既然已有血小板减少,也不必再活血化淤了。不知道是否脾大,若有脾大还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升,但一般达到50×109/升左右就不会出血,来信提到血小板是46×109/升,这一般可维持不出血,但若作白内障手术是不行的。
若采取上述措施后,观察3个月左右不见好转,而骨髓巨核细胞不减少,脾不大,可到医院在无激素应用禁忌证的情况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当血小板上升后再作白内障手术,若要想作手术而血小板仍低时,可在连续输注血小板悬液的同时进行手术。对于疗效不满意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还需要到医院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可以考虑食疗,推荐以下方剂:
参莲粥:取人参9克,旱莲草9克,白糖适量,粳米60克。先将人参切片炖熟;旱莲草洗净煎汤去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人参即成。日服1剂,连服数剂。具有补气养血功效。
红枣羊胫骨糯米粥:取羊胫骨1--2根,红枣20枚,糯米100克。先将羊胫骨洗净敲碎,加水适量煎取汤汁,去骨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去核的红枣一同入锅,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继,调味后即可食用。具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功效。
白茅根藕节煎:取鲜白茅根60克,鲜藕节60节。将白茅根挖采后洗净,切段。将鲜藕挖采后,切下藕节,洗净,切片,与白茅根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上下午分服。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功效。
花生米炖红枣:取花生衣30克,红枣20枚。将红枣洗净,与花生衣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煨炖30分钟,即成。上下午分服,饮汤,吃花生衣,嚼食红枣。具有补气摄血功效。
蜂乳牛奶: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晾至温热状态时,加入蜂乳,搅匀即成。早晨与早点同时服食。具有益气摄血,补精养血功效。
输血小板,输凝血因子.
利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