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战中,为什么很少有人向跳伞的飞行员开火

2025-05-09 20:34: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日内瓦公约》中有这样一项规定:那就是不得向已经失去抵抗能力跳伞逃生的飞行员开火,这是因为跳伞的飞行员已经没有了武器——飞机,也就是已经属于退出战斗的非武装人员,所以应该按照对待非战斗人员的方法对待他们,而是像对待伞兵那样。
那么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各国都是如何对待已经跳伞的飞行员的呢?

事实上二战期间很多国家都遵守这样的规则。欧洲人自古推崇骑士精神,如果攻击一名没有穿戴铠甲的骑士则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所以大多数欧洲国家还都是遵守这项规定。
二战期间,德国是禁止其飞行员继续攻击跳伞逃生的敌机驾驶员的。一位德国空军指挥官曾经告诫他的下属,你首先是一名战斗机驾驶员,但是,如果我听说你向跳伞的敌军飞行员开火,我会随后将你的飞机击落。

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在纽伦堡审判期间,一直坚称他领导的德国空军坚持了一战以来就有的侠义精神,从不向跳伞的盟军飞行员开火。
但是在美军方面,这项规定却没有被严格执行。虽然盟军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曾签署命令,不得刻意攻击跳伞的敌方飞行员。但是在实际作战中,多名德国飞行员在战机被击落的情况下,还是遭到了美军飞行员的射杀。

但是在亚洲的日本却是无视这项国际公约,对待美军飞行员那是毫不留情,因为信奉武士道的日本士兵认为跳伞属于投降行为,不值得尊重和保护。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那些从毁坏的飞机上跳伞的美军飞行员几乎无一幸免,跳伞之后立即陷入了日军的枪林弹雨中。
但是非常讽刺的是,世界上唯一一起手枪击落飞机的战例就放生在日本空军身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1943年3月31日,在一次空战中,一架美军飞机被击落,飞行员当即跳伞,就在这名美军飞行员处于半空中之时,一名零式战斗机驾驶员凶神恶煞地向他飞来,他瞄准的目标就是这名跳伞的美军飞行员,这名日本飞行员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竟然来气座舱的舱门,探出头来看美军飞行员是如何被杀死的,但是就在此时,这名美军飞行员掏出自己M1911手枪,一枪击中了这名日本飞行员的头部,随即这架零式战机坠落到了地面上。
首先这项规定是有道理的,失去战机的飞行员如同放下了武器的士兵,已经没有了战斗能力,就应该放他一条生路,之后被俘就是了。

回答2:

飞子弹而且有可能打不着,特别是美国,他的一颗子弹也是很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