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比较内容宽泛,点到为止,不深说,所以也就不容易得罪人。
而孟子总说一些不招人待敬的话,什么君使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容易触犯君主集权制,所以受欢迎程度不如论语。
只是片面的认识。
孟子被认为是孔子的嫡系传人。才有后来的“孔孟之道”一说。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
因为孔子是孟子之前的人,汉武帝尊孔子为尊。受欢迎程度不同是因为古皇帝尊孔子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古人尊则今人尊
私下感觉论语一问一答的模式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特点 通俗易懂,百姓不喜欢长篇大论的高深大道理。而且孔子比孟子的思想领域宽广。鄙人文化有限,现在只能领悟这么多。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