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不错。”
○“《看上去很美》不错?”
○“看上去很美,看下去很难。”
○“《看上去很美》在粉饰一种心情。”
○“《看上去很美》怎么成了一部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了?”
网上的言论是自由的,可以听到一般大众的普遍声音。在他们的眼里,这部《看上去很美》并没有太多出众的地方,王朔依旧是王朔,在作品里写下关于那个逝去的年代的回忆。
笔者又采访了一些当代的大学生们。在新一代年轻人的眼里,没有了同代人的共鸣,多了90年代青年人的热情思索,《看上去很美》看上去又会是怎样:
○王朔把一种童年的“感觉”记得真好、复述得真好。而我则被他提醒了:那么多的儿时的感受、事情,都是我也曾经经历过的呀,怎么都忘了呢?我很高兴他让我又回味了那些东西。
○《看上去很美》中王朔用一贯擅长的对语言细节的惊人把握力提醒着我们许多业已丧失的记忆,是王朔摆脱伪饰,返回本真体验的一次尝试,是他打算进行突围努力的一次热身,但还远远没有成功。
○《看上去很美》试图构建一个回忆的系统,但未成功。王朔最好的作品还是《动物凶猛》(后来改编成《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他在回忆的同时承认了一种面对回忆的无力,就像是建在沙上的建筑,是空的。可《看上去很美》却丧失了这种感觉。
○我觉得《看上去很美》很好。给人最大的启示是感受生活的方式,使人恢复对事物的纯粹体验,回到一种原初的对生活的准确感受。
○一个作家在回归童年的寂寞时,才能够写出好诗,即如海德格尔所说的“独一的诗”。《看上去很美》是与《动物凶猛》(它是最好的)一脉相承的,构成了写作的和谐感。但是《看上去很美》在最后进入“文革”那段时间里却散掉了,没能“刹住车”,变成了从某一种视角去看待“文革”,忘掉了方枪枪作为“我”的存在,忘掉了成长的主题,太糟糕了,直到小说的最后,作为“我”的存在才又回来了。不过总的来说《看上去很美》挺不错,它的前部分让我笑得很开心。
○连在幼儿园的方枪枪身上,王朔他还舍不得放弃他的聪明吗?
○《看上去很美》乍读上去不美,成人的书面语言来表达儿童的生活感受,多少有点让人别扭。只是在这个成人日益儿童化,儿童日益成人化的时代,它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另外的启迪。
○“看上去很美”,于是宽容。
○《看上去很美》虽试图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其实加注了许多成人的思想,太成人化了。
钱钟书先生论诗曾说:“古之诗人,原本性情,读者各为感触,其理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用在当代小说之上,仍旧适用。王朔在其《看上去很美·自序》中说:“这是关于我自己的,彻底的,毫不保留的,凡看过、经过、想过、听说过,尽可能穷尽我之感受的,一本书。”而在众多读者眼中,或觉真实感动,或觉矫情伪饰,众说纷纭。
近几日,王朔的个人网站在维修当中,无甚趣味。但有消息说,王朔将在网上与广大读者谈天聊地,或许可以让我们亲自与王朔进行关于《看上去很美》的交流与沟通.
编者的话
时隔七年, 王朔又拿出了他的新作。 一个过去写
过很多东西, 又曾声言放弃写作的人, 此番重新拿起
笔, 令我们感兴趣的倒也不是他的食言自肥, 而是他
是否确有一些新意要表达, 这才构成一部文学作品产
生的必要成因。 关于王朔, 我们听到较多的是他的调
侃和所谓玩世不恭的写作态度。作为出版过他的全部
作品的编者, 我们知道那类作品只是他全部作品的一
小部分, 在某一时刻被刻意演染夸张开来的一种风
格。依编者见, 他写得更动人也更为读者认可的其实
是他的言情小说, 这也是我们始终对他抱有信心的原
因。看一个小说家要看他的作品, 这是他们存在的根
本, 唯一值得我们关注的方面。其他的种种活跃表现
恐怕都不必认真, 这其中难免不有表演做给人看的成
份, 至多只会让我们见识一下人的局限和难以免俗。
也不能说经过七年积淀王朔就换了一副心肠以致
换了一副笔墨。但在这部新作中还是可以看出他试图
有所变的那份努力。烂熟的经常言不及义的口语被经
过斟酌意在精当的书面语所代替。 更为重视叙事和心
理把握。 人物放在环境中了, 少见或几乎不见跃出情
节的卖弄浮夸和泛泛之说, 也就是说想让作品说话而
不是作者说话。显然他也有意超越自我, 不以老面孔
悦世。想法是有了, 做到多少自然有待读者公议。
在本书(自序)中, 作者称这书的初衷是对他过
去作品乃至个人生活的一次正本溯源。 明白讲了是回
忆。 这且不管他, 除了新闻, 什么不是回忆?
“新”, 大约也不在于某人又回忆了。为王朔想, 难
能可贵的是卸下伪装和人格面具, 让我们看一看一个
人可以真实到什么程度。作为一个中国人, 在中国成
长, 不论自以为是谁, 只怕最后总还要和中国的一部
分认同, 这点显然他是意识到了。这很好, 这意味着
他在写自己时也要多一点责任感。这个国家是我们大
家的, 尽管大家不十分相同, 也没有谁可以跳出中国
人民这一范畴之外单独成立的。个人的生活经历、思
想形成自有其因缘,偶发性和不可等同处, 但在同一
国度, 每个人总难免共同的命运和造物播弄。有一个
事实大概没有人可以否认, 我们今天所有人的机会,
那些个成绩, 这一切全开始于20年前的改革开放。说
到真实, 这是最大的真实。
历史会证明我们一直是在一个大时代中。把这个
时代证明给历史是千万人的义务。 这里有我们的工
人、农民、企业家, 也有我们的作家。在这个意义
上, 我们肯定王朔的努力。 至少希望他无愧于他自己
不是 要看真的去看散文吧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