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将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其他条件同该装置.若要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至少再设置两组NaHCO3溶液浓度不同的该装置,其他条件同该装置.若用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条件同该装置.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NaOH溶液能吸收CO2,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甲装置的CO2减少,暗反应中用来固定CO2的C5减少,故余的C5的含量上升,产生的C3的含量下降.
(3)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台灯与烧杯的距离);无关变量有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4)根据题意分析,用适宜强度的光照射6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U和MV.若M=MV-MU,则M表示V中被截取部分6h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5)因为色素提取液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所以光线先通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照射到玻片上的水绵,一段时间后,水绵周围好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变化.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答案为:
(1)将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其他条件同该装置
至少再设置两组NaHCO3溶液浓度不同的该装置,其他条件同该装置
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条件同该装置
(2)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
(3)光照强度(台灯与烧杯的距离) 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
(4)6h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5)色素提取液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 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A
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