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计划又称为什么

2025-05-08 23:40: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嫦娥工程。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而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就是要进行其中的第一步——绕月飞行。嫦娥三号卫星进行其中第二步--落在月球软着陆。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

扩展资料

嫦娥系列探测器

1、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中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是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3、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组成。

回答2:

嫦娥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中国在2004年2月十三日公布首次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

总投资14亿元(一个比较常见的比喻是:“第一次探月工程的花费也就相当于修建两三公里地铁的钱。”),将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绕月卫星。此后10年间,中国将陆续进行月球车在探月软着陆以及机器人月壤采样工作。

扩展资料:

“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四大任务是

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图像,阐述月球和地貌的基本结构单元,在月球表面坑形状、大小、分布和密度的研究,划分的类地行星表面年龄和早期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当月球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化提供基本的数据等等。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材料类型,主要是开发利用价值的调查在月球表面上,钛,铁含量和分布的14种元素,每个元素绘制地图的满月,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专题地图,等等,发现的每一个元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月球评估等。

3、探测月球土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从而获得月球表面的年龄和分布。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氦-3核聚变动力燃料的含量、资源分布和资源量。

4、探索从地球到月球的空间环境。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它位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在该区域,卫星可以探测到太阳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的高能粒子,研究太阳风与月球的相互作用以及地球磁场与月球的磁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