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成长 作文 600字 6年级水平 急急急

2025-05-09 14:58:3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阅读中成长
“当你需要帮助时,书会伸出援助之手;当你感到痛苦时,书会为你抚平伤口;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时,书犹如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向。”这是我写在读书笔记上 的一段话,因为我在读书中成长,我深深地爱着书。  
我在读书中成长,读书使我更加了解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漫步春天,白居易使我看到早春的“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天接踵而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欣赏到西湖的瑰丽,秋日天高云淡,我在欣喜之时也感受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劳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的目光追随着冬日飘飞的细雪,看它如精灵般降落,亲吻大地。  
我在读书中成长,读书不仅使我开阔了眼界,还丰富了我的知识,读《爱因斯坦成功秘笈》我指导了勤能补拙的深刻道理;读《三国演义》让我知道了曹操原来不是一个奸诈的人,而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读《世界49个谜团》让我走进了神秘莫测的宇宙,宽广无际的海洋。  我在读书中成长,读书让我受益无穷。读书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提升素养;读书既可以丰富情感,又能够陶冶情操;读书既可以积累语言,又能够严密思维。  
其实我真的应该感谢书,它不仅给了我许多新的知识,也为我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力量。   我在读书中成长。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引领我做一名生活的强者,笑看风云;《贝多芬自传》使我看到了一位扼住命运咽喉的顽强不屈的斗士。还有那始终摆在我书架上最醒目地方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当我情绪失落或是考试失败时,透过灯光,我总能感受到一股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斗争精神,从而增添自己的勇气,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自信之花又在心中重新绽放。  
我在读书中成长。漫步于文学长廊,挥洒“桃园三结义”的豪情壮志,书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的读书境界,树立爱国战士保尔的“钢铁”意志。  
读书给了我广博的知识,无限的趣味,巨大的力量。读书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不断地进步,我在读书中成长。

回答2:

在阅读中成长   

曾几何时,我不再沉迷于电视剧、动画片与漫画书;曾几何时,我不再落泪时用回忆舔伤口;曾几何时,我不再做作的将成功放大;曾几何时,我不再逃避困苦,新的我,在成长中走过,哭过、笑过、迷茫过,我在阅读中学会坚毅,我长大了。   
在我小时候,书是我的伙伴,当我孤独寂寞时,书陪伴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出去办事,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对于一个第一次独自在家的我来说,这个空洞洞的房子真是可怕极了。这时,我看到了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好奇的走了过去,拿起来就看,谁知,我竟然被这本书的问题吸引住了。一会儿困惑,一会儿惊叹,我沉浸在阅读中了,我也不再害怕,我变得很勇敢,我长大了。   
再得一点的时候,阅读便成了我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阅读使我在书中懂得了更多的道理。记得在上小学时,我的作文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全要归功于阅读上。其实,我的那些词句,都是从阅读中总结出来的,从此以后,我便更加喜欢读书了。上二年级时,我的作文还被刊登在“红领巾报”上,我感到十分光荣,同时,我也感谢那些让我充实了自己的书。我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我在阅读中成长。   
是阅读,在寂寞时给了我阳光,让我茁壮成长,是阅读,帮助我取得了最优异的成绩,让我拥有自信,是阅读人我懂得了根多的道理,我在阅读中成长,我在阅读中快乐。

回答3:

“知识就是力量”。任何一个博学多才,事业有成的人,都与书结下难解之缘。著名大诗人李白,正是以“行游天下,手不释卷”,才成
为千古诗仙。马克思是在研读了1500多种科学理论书籍,才写成了举世著名的《资本论》。毛泽东在长征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上有敌机,为了摆脱敌人,扔掉了大部辎重,却把两摞书一直扛到了延安。作为企业家,同样需要读书。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大家公认,耐克这名字起得挺好,这个名字是耐克创始人之一约翰逊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当年鞋生产出来,也设计了“√”形状的标记,大家为起名字犯愁。约翰逊觉得这个标记很像古希腊神话中胜利之神——耐克背上长的双翼,于是把产品命名为耐克。如果约翰逊没读过希腊神话,焉能想到这个犹如神来之笔的名字?

  21世纪,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读书不仅成为一种时尚,更是一种需求。尽管许多人有了文凭,但是如同商品有保质期一样,知识事实上也有“保质期”。有资料表明,一个再优秀的人,若不坚持学习,十年后原有知识也将老化。这并不奇怪。我们所处的时代在鞭策着,知识更新换代在加快,只有认真读书,才能在阅读中成长。

  读书,贵在一个“求”字,做到惜时如金。美国《读者文摘》算过一笔“生命账”,一生以60岁为标准,除去睡眠、吃饭、娱乐玩耍、穿衣打扮、行路旅游等等,最后的时间只剩余10年!还有人把时间比如为“神奇的银行”。每天早上醒来,每个人都向生命借了86400秒钟用于今天,一天过后便不复存在,第二天,它又再度出现。但是谁也逃避不了这样一条规律:时间将在任何时候没有预兆地停止,生命就将在那一刻结束。这个风趣的比如,提醒我们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该抱怨工作忙碌,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太少。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有学习的愿望、刻苦的志气,一定会“求”到学习的时间。

  读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多次到日本松下、索尼、本田等企业讲学,他传授了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进步1%”。用心品味戴明博士的方法,领导干部应该有所启发。其实,任何人学识才干的长进,都是“每天进步1%”的总和。我们不妨这样算一下,如果每天能够坚持自学1小时,那么一周就是7小时,一年累计就达到365个小时,几年下来,就可以完成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不论钻研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

  人生百爱,爱书才会羸。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

回答4: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1 在阅读中成长 ---- 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才能在阅读中成长。 读书,贵在一个“求”字,做到惜时如金。美国《读者